程京等12名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实施“智慧中西医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示范项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2017年7月1日实施的《中医药法》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的指标。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要求构建自我为主、人际互助、社会支持、政府指导的健康管理模式,建立健康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完善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
我局高度重视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持续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目前全国85.1%的二级以上中医类医院建立了治未病科室,为包括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稳定期患者等人群提供中医健康状态辨识评估、干预调理及健康管理等服务,提高了百姓防治慢性病的意识,加强了慢性病的早期干预。扎实推进慢性病相关重点专科和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升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2018年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启动了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确定了包括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疾病在内的61个试点项目,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攻关,探索建立中西医临床协作机制,促进诊疗模式创新。印发《糖尿病分级诊疗服务中医技术方案》《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中医技术方案》,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分级诊疗中的作用。2013年起,中医药健康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6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中医体质辨识档案,使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开展慢性病管理,2017年全国49%的65岁以上老年人接受了中医体质辨识和保健指导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以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为抓手,积极构建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慢性病防控体系,提供慢性病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程健康管理服务,加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中的独特优势。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围绕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一是提高中医医院治未病服务能力,为群众特别是慢性病高危人群及稳定期患者提供个性化中医治未病服务。持续推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落实,不断扩大老年人等目标人群覆盖率。二是全面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依托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对慢病人群开展中医医疗保健服务,推广应用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适宜技术和方法,提高防治效果。三是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各类慢性病、老年病专科建设,落实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服务中医技术方案。开展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深入推进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实施,提升慢性病中西医协同诊疗能力,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四是落实《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有关要求,以高血压、糖尿病为切入点,制订完善慢性病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试点开展慢性病健康管理示范区机构建设,推进全流程慢性病健康管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9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