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工作动态  
邮箱 微信
 
 
  (工作动态)  
首页   政策文件工作动态关于我们
 
 
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司 > 工作动态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1226号(医疗体育类147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19-10-14 10:07:34
国中医药提字〔2019〕24号

马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中医药科普进校园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医药科普进校园有丰富多彩、吸引儿童兴趣的途径方法,能发挥知识传授、潜能开启、性情陶冶、善德启发、人生观架构等多层次作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等相关部委一直将其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加以推广。

  一、关于动员中医药工作者投入中医药科普工作

  2010年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七期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培训,遴选一批热心中医药文化传播及科普、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其演讲、传播能力水平,与媒体合作宣传中医药健康养生保健知识。今后,我局将研究建立有利于中医药科普工作者研究创作的政策和制度,力争对高水平中医药科普团队和个人给予长期稳定支持,进一步激发中医药科普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关于准备适宜的中医药科普课程化资料

  教育部考虑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将中医药等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有机融入学科课程中,在《历史》《科学》《生物》《体育与健康》等课程中融入相关中医药科普教学内容。中小学阶段重点通过著名的中医药方面的历史人物学习,促进学生对中医药的兴趣。如,初中历史课程要求学生“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搜集具体事例,体会中医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广泛影响”等。2017年,修订颁布了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其中历史课程设置“医疗与公共卫生”必修内容,要求学生知道“古代历史上疫病的流行与影响,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了解李时珍等医药学家的主要事迹,知道他们对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等,进一步强化对中医发展历史的认识,传播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增强文化自信。体育与健康课程也明确提出,要重视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养生方法的教学。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留出了一定的课时空间,由地方和学校结合实际,开展教学。许多中小学开设了有关中医药学的校本课程,定期开展“中医知识进校园”“我当小中医”等系列活动,邀请中医药专家走进校园,普及中医药知识介绍当地中医药,如浙江省开设《中医药与健康》地方课程,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北京宏志中学合办中医高中预科班,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组织学生学习“中医养生保健手法”,在中小学中开展中医药试点教学工作,逐步建立了一套富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对中小学生进行中医药启蒙教育。下一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积极推进中医药科普进校园工作,协调教育部教材局等部门联合主编一批优秀中医药文化知识读本和教材,选择具备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基础的地区和学校先行试点,同时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纳入“中医中药中国行”系列活动,推动中医药文化知识在校园中的普及传播。

  三、关于对中小学教师开展多层次培训

  教育部鼓励高校主动设置中医药文化科普机构,以加强中医药科普进课堂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以各中医药院校为核心的中医药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成果初有成效,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先后成立了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等成立了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还成立了国学院和中医药文化研究院。许多中医药院校利用自身的资源和学科优势,相继建立了中医药博物馆,既用于校内教学,也用于对外科普宣传和培训,有计划地免费对社会公众开放,让公众更直观地接触中医药文化。此外,教育部利用“国培计划”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如实施体育与健康、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为全国各地培养了一大批“种子”教师,辐射带动区域内教师不断提升健康教育教学能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遴选了一批国家级、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形成了230余人的中医药科普专家队伍和文化传播队伍,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承担中医药科普进校园相关工作。

  四、关于开发多样的中医药科普工具

  各地中小学校广泛开展以中医穴位按摩为主的眼保健操;大力推动各地各校拓展教育空间,通过主题班队会、文艺演出、校园广播、班团活动、板报、家长会、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及家长宣传普及中医药学知识。同时,针对在校中医药专业大学生,教育部委托教育部中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了两届《黄帝内经》知识竞赛,在加强中医药知识学习的同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普及传播中医药知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团中央针对青少年在团中央官方微信上连载“团团健康小课堂”系列漫画,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2019年8月,中医中药中国行组委会组织开展了首次中医药文创产品设计大赛,进一步鼓励引导推出一批形式新颖、贴近生活、深具内涵的中医药文化创意产品,推动中医药科普进校园及中医药文化的传播。

  下阶段,我局将会同教育部等相关部委进一步推进中医药科普进校园工作的开展:一是配合教育部加强顶层设计,鼓励支持各地将中医药文化纳入基础教育;二是鼓励和支持各地积极探索中医药文化知识进课堂的方式方法,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体现区域文化特色,突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三是会同教育部等部门联合主编一批中小学适用的优秀中医药文化知识读本和教材;四是支持各地开展中医药文化进课堂的师资培训,充分发挥各地中医药院校、中医医院作用,建立中医药科普进校园的专家团队、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培养培训一批中小学师资队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9年10月9日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