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工作动态  
邮箱 微信
 
 
  (工作动态)  
首页   政策文件工作动态关于我们
 
 
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司 > 工作动态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3094号(医疗体育类333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19-08-15 09:22:39
国中医药提字〔2019〕5号

徐安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中医药为核心,夯实村医临床实践能力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中医适宜技术投入方面

  近年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各地加强包括中医药基层人才在内的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2019年,中央财政下达卫生健康人才培养补助资金71.61亿元,支持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紧缺专科人才培养等各类医疗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同时,为传承与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央财政自2003年起每年通过重大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支持各地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支出方向包括支持各地开展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建设、中药特色人才培养、中医院财务管理骨干人才培训等多项人才工作。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医疗卫生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国办发〔2018〕67号),将原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划入能力建设方面,列为中央和地方共同财政事权。从2019年起,中央财政通过医疗服务与能力提升补助资金继续对各地传承与发展事业予以支持。2019年共下达地方补助资金20亿元。此外,自2017年起,中央财政在我局部门预算中安排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项目,支持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通过上述投入措施,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医疗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真正实现“强基层”的医改目标。

  二、关于支持中医药高等院校建立适宜技术培训计划方面

  教育部提出,其一直高度重视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为基层培养、培训适宜的中医药人才。一是积极支持高职医药卫生专业建设。为加强高职层次医学专业建设,“十二五”以来,“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共投入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660万元,支持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高职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提升面向乡村基层的卫生人才培养能力。此外,为进一步优化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2015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在临床医学类下继续保留中医学专业;在药学类下将药学专业和现代中药技术专业合并为药学专业,将中药专业更名为中药学。二是加强涉医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2010年至今,教育部先后投入3750万元支持多项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如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文化传承与创新——针灸推拿专业教学资源库、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等,实现各类优质数字资源网络化、共享化,不但为职业院校在校学生提供信息化学习资源,更多地为包含乡村地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在内的社会学习者提供免费、优质、丰富、实用的,可以“时时、处处、人人”学习的学习资源。三是多途径帮助村医提高学历成长。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发改社会〔2010〕561号),提出通过各种形式和类型的成人高等教育,力争经过5-10年的努力,使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学历层次得到较大提升,批准举办专科层次医学教育的高等学校可开设成人中专升大专层次的医药卫生类专业,招收基层已取得卫生类执业资格的在职人员,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其分阶段完成学业。2019年,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教职成〔2019〕6号),明确学生和社会成员在按规定程序进入试点院校接受相关专业学历教育时,可按规定兑换学分,免修相应课程或模块,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

  三、已开展工作

  (一)关于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方面。我局高度重视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2016年,我局会同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加大适宜技术推广力度,开展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省级、县级推广基地建设,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建立省级基地,94.2%的县(市)建立县级基地,按照分层培训原则,为中医适宜技术县级基地培训县级师资,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培训适宜技术推广人员。并提出了“到2020年,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7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4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工作目标,目前各地正在深入推进落实。

  (二)关于乡村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我局高度重视乡村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一是加强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养,先后制定了《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中医类别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试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试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岗位培训管理办法》《中医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大纲(试行)》等文件,通过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岗位培训、转岗培训、规范化培训等途径,培养培训了3万余名中医类别全科医生,有效缓解了乡村基层中医药人才短缺问题。在此基础上,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推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8〕3号),对全科医生培养、使用、激励等进行部署安排,着力提升基层全科医生岗位吸引力。二是继续保留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招收中医学专业,自2011年开始,我局与教育部协商,保留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招收生源在农村、毕业后回农村工作的中医学专业学生,截止到2018年累计招收培养5.6万名,这些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机构就业,充实了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三是制定关于深化中医药师承教育的指导意见,注重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师承教育,建设902个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推动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传承。四是开展了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重点对尚不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服务能力。

  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18年积极协调财政部恢复了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由中央财政投入3.6亿元对在岗基层卫生人员开展培训。培训项目实行线上基础培训与线下实操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基层卫生人员开展实用技能培训。线下培训主要由各省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开展。线上培训主要依托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开发建设的基层卫生能力建设平台,免费向基层卫生人员开放。其内容覆盖机构管理、项目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护理以及中医等方面内容。截止到2018年底,共培训基层卫生人员197703人,其中村卫生室人员126568人。

  您提出国家财政拨出专款给乡村医生学习中医药适宜技术、支持中医药高等院校建立“简、便、验、廉”适宜技术培训计划等建议将很好地促进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下一步,我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研究加强中医适宜推广的具体措施,结合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优质服务基层行等工作,加强对地方的督促和指导,加大中医药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力度,您的意见和建议也会作为我们开展相关工作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9年8月12日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