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涤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的作用。为中医药事业制定切实可行、符合行业发展规律的政策是加快推动中医药现代化、振兴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重要举措之一。我局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教育部根据各自职能共同推进相关工作。
一、关于《中医药法》实施情况
《2018年中医药工作要点》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中医药法》贯彻实施,具体要求如下:协调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中医药法实施调研,召开中医药法施行一周年座谈会;统筹推进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中医药学术传承项目和传承人制度、中药制剂备案管理办法、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等法规制度制定;加快中医药地方性法规制修订进程,做好中医药法学习培训、执法监督和贯彻实施等工作。
我局高度重视《中医药法》的贯彻实施情况,并以此为契机,统筹推进了部分配套制度建设。我局组织起草并发布了《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和《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布了《对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实施备案管理的公告》、《关于发布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的公告》。
我局将以《2018年中医药工作要点》为纲,持续宣传普及《中医药法》,加强配套法规制度的制定和细化实化,完善中医药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管理体系,进一步落实好政府发展中医药的责任,推进《中医药法》落实落地。
二、关于中药质量管理
我局高度重视中药种植栽培、中药质量保障与提升及道地中药材目录制定等工作。一是开展中药资源普查。2011年以来,我局组织实施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获得全国近1.4万种野生药用资源、500多种栽培药材等信息,掌握了已普查区域的资源种类和分布情况,同时在20个省(区)布局建设了28个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在四川、海南建成2个国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二是实施中药标准化项目。2015年,我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实施了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中药标准化”专项。支持101种中药饮片开展从种子种苗、中药材到中药饮片的全过程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推动第三方中药质量检测平台及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三是推进道地中药材目录制定工作。我局积极推进道地中药材目录制定工作,强调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突出品质和临床疗效,以此为导向推进道地药材目录制定工作,积极引导中药材产业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同时,我局积极配合农业农村部开展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的规划起草,草案将根据中药材生长的自然规律,在适宜地区规范引种,从而推动中药材种植基地规范化发展。通过以上工作,将进一步规范和提升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的质量控制技术标准,促进中药整体提质增效,推动中药采购优质优价机制的形成。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中药材监管和中药院内制剂管理上开展了以下工作:为加强中药材质量监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于2015年正式启动了GAP修订,并于2017年向社会征求意见。新修订的GAP强调了对中药材质量有重大影响关键环节的重点管理,同时,呼应社会关切,树立风险管控理念,重视全过程细化管理,兼顾中药材生产的现实情况和当前技术水平。新修订的GAP颁布实施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鼓励GAP基地建设,鼓励企业按照GAP规范开展生产,保障中药质量安全。
三、关于中医药人才建设
我局在中医药人才建设方面进行了以下工作:一是制定《中医药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十三五”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及制度与机制创新;二是深化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推进医教协同,联合教育部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教高〔2017〕5号),持续深化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着力培养造就一批中医药领军人才、优秀人才和骨干人才,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四是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2014年以来,累计下达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计划3.04万名,招收培养4万名左右的中医住院医师;五是注重中医全科专业人才培养,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推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8〕3号),指导各省合理编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需求和培养计划,注重向中医全科专业等急需紧缺专业倾斜;六是深化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建设了1136个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605个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64个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选拔了400人参加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遴选了1946名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培养一批中医药骨干人才。
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学科纳入国家“双一流”建设,为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7年9月公布了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6所中医药院校列入建设高校名单,北京中医药大学等8所高校的11个中医药学科点列入建设学科名单。
与此同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于2018年2月发布了《对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实施备案管理的公告》(2018年第19号),对传统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实施备案管理,促进了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发展。
下一步,我局将充分利用国务院中医药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其他相关部委,依法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使《中医药法》成为立得住、行得通、用得上的法律,让人们能够切实感受到《中医药法》给中医药行业带来的深刻变革,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8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