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吉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深度贫困地区市州级民族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贫困地区民族医院建设与发展的关注,您的建议所提内容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到2020年脱贫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地区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2016年,国家发改委、原卫生计生委、中医药局联合印发《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建设规划》,按照总量不减、结构调整、中央和地方分工负责的原则,调整了中央投入方向,平均每项目补助投资由“十二五”的1600多万元提高到3600多万元,大幅减轻了地方配套压力。
“十三五”以来,累计安排中央投资706.4亿元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其中安排中央投资近200亿元支持民族地区,55.7亿元支持左右江、川陕、陕甘宁等革命老区,近10亿元支持滇西边境,直接投向县级及以下的达88%以上,直接用于中西部地区的达90%,贫困地区“软硬件”得到明显加强,医疗卫生资源不足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高。
2017年,国家发改委、中医药局开展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备选项目申报工作,经过专家评审、公示,遴选了四川省绵阳市中医医院、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医医院、西藏自治区山南市藏医院等99所重点中医医院及11所科研机构纳入工程项目储备库。截至目前,已安排中央投资19.9亿元支持34个项目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落实国家对贫困地区相关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充分考虑民族、边远、革命老区等地区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在项目安排上给予尽可能的倾斜和照顾。
感谢您对中医药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8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