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工作动态  
邮箱 微信
 
 
  (工作动态)  
首页   政策文件工作动态关于我们
 
 
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司 > 工作动态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第3145号(医疗体育类307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18-08-22 14:41:46
国中医药提字〔2018〕25号

张洪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把培养中医临床思维贯穿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始终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下,结合自身特点制定的,注重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突出中医临床思维培养,主要体现在:

  一是实行通科培训,培养合格中医住院医师。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医住院医师,而不是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医师,除面向基层培养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外,其他人员在规范化培训期间不分科,进行通科培训。

  二是采取“2+1”模式,注重中医整体思维培养。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中医思维养成特点,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即前2年(24个月)进入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推拿等科室轮训,掌握相关科室常见病、多发病基本诊疗方法和临床技能。第二阶段,即第三年(9个月),根据学员拟从事的专业进入其二级学科相关科室及密切相关的辅助科室轮训,进一步提高中医专科疾病的诊疗能力。通过中医临床各科的全面培训,加强中医学员整体思维的培养。

  三是引入师承教育,充分发挥师带徒的优势。师承教育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传统和行之有效的途径。学员进入规范化培训基地后,即确定一名师承指导老师,采取跟师学习方式,学习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并通过指导老师的言传身教,更好地掌握和融会贯通所培训内容,提高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形成自己相对完整的中医临床诊疗知识与技能体系。

  四是强化门诊教学,突出中医辨证论治能力培养。中医的优势和特色在于个体化诊疗,个体化诊疗集中体现在门诊。开展门诊教学,一方面可以让学员接触到更多的临床病证,另一方面通过参与首诊、复诊等诊疗全过程,使学员了解不同疾病病情的发生、转归等变化,体会老师遣方用药的技巧和规律,并在临床实践中提升学员的中医辨证论治能力。基于此,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尤其重视门诊教学,学员在规范化培训期间,除辅助科室外,其他科室的培训均要求在门诊、病房轮转学习。

  自2014年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以来,我局高度重视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先后制定了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批准建设185个国家中医住培基地,截止2017年累计下达招收计划3.04万人,招收培训4万人左右,其中中医类别全科医生5000多人。连续两年委托中国医师协会开展中医住培评估,开展了4期中医住培骨干师资培训班,培训2400余人。2017年组织召开了全国中医住培工作推进会,明确提出要牢牢把握中医临床思维培养这一主线,将其贯穿中医住培工作始终,并研究制定在中医住培中加强中医临床思维培养的意见。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深化中医药师承教育的指导意见落实,继续中医药毕业后教育体系建设,出台在中医住培中加强中医临床思维培养的意见,研究制定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手册,强化中医住培阶段师承教育,严格跟师学习和导师带教,探索开展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改革试点,进一步加强结业考核理论考试题库建设,完善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指导标准,鼓励和支持住培基地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发在线学习网络课程等,丰富中医住培教学形式,提升中医住培质量。在此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研究,适时修订现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使其更加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彰显中医特色。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8年8月22日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