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工作动态  
邮箱 微信
 
 
  (工作动态)  
首页   政策文件工作动态关于我们
 
 
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司 > 工作动态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第3402号(医疗体育类329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18-08-14 14:33:11
国中医药提字〔2018〕12号

马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坚持中医文化自信传承中医核心价值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提升中医文化自信,修正中医药学术发展理念

  中医文化(即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杰出代表,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和原创思维方式,融合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精华,充分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在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各领域得到全面协调发展,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并将“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发展以中医药文化传播和体验为主题,融中医疗养、康复、养生、文化传播、商务会展、中药材科考与旅游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作为重点任务。

  传承创新中医理论是发展中医文化的必由之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充分认识中医理论传承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加强中医理论传承创新,更好地指导中医药临床和产业实践,提升中医药服务和创新能力,推动中医药学术进步和事业发展,2016年我局印发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理论传承创新的若干意见》,将中医理论文化内涵研究列为我局的主要任务。2017年我局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启动了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项目,以促进中医药全面振兴发展。目前,中医药科技评价一定程度上存在片面照搬或套用现代医学等其它学科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情况,未能充分体现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同时评价技术相对单一落后,例如:科技成果评价过分关注国际通用的计量学评价,相对忽视了中医理论的学术影响,科研产出对促进中医原创思维发展、对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贡献等;疗效评价偏重生物学指标改善和短期的疗效观察,不能全面、充分地体现中医药临床疗效和特色优势。中医药科技评价体系的不足,成为制约中医药创新发展的瓶颈之一。为此我局设立了科技评价体系专项研究的局级课题以研究完善中医药科技评价体系,使之既符合现代科技评价通则,又突出和体现中医药特点和自身发展规律,正确引导中医药学术发展方向。下一阶段。我局将继续重视和支持传统文化深层内核的研究,推动中医文化的传承创新。

  二、关于拓宽中医文化传播渠道,规范中医文化传播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的规范传播。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做好中医工作宣传报道,运用新闻、专题等多种节目形式宣传中华医药的光荣历史和时代成就,同时要求谨慎稳妥,避免神圣化、神秘化、绝对化宣传误区,坚决杜绝恶意炒作,为中医药健康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各地电台、电视台积极制作播出以传统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高水平影视作品和节目,如纪录片《中医》《千年国医》《黄帝内经》等。北京电视合《养生堂》节目融入中医治疗理念和养生文化,制作播出多期国家级名老中医专题节目,讲述他们妙手回春、大医精诚的人生经历,展示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得到群众一致认可。

  工业和信息化部坚持发展、管理和安全并重,在促进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重点围绕完善互联网法律法规建设、强化互联网基层管理、开展专项治理等方面,开展一些了工作。初步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为核心,以《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秩序若干规定》《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为支柱的互联网法制体系框架。针对社会反映强烈,人民高度关注的侵权违法问题,多部门联合开展“集中整治‘号贩子’和‘网络医托’专项行动”等工作,依法处置违法违规网站和信息,2017年1月-2018年4月,部省两级通信主管部门共配合处置违法违规网站9169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印发了《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深入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通过开搭建传播平台,丰富传播内容,打造传播队伍等方式,不断提升中医文化供给能力,提高群众获得感。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省中医药管理部门编辑制作图书、音像、影视、动漫等中医药文化科普作品1500余种,组织开展中医药大型主题宣传活动、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全国悦读中医、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等系列活动,选拨组建了267人组成的国家级中医科普专家队伍和1500余人组成的省级专家队伍,深入社区、机关、厂矿、学校等传播中医文化及健康养生保健方法。

  今后,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合作,不断加大中医文化宣传力度,推出高质量的中医药科普栏目,深入发掘中医药中蕴含的中华传统医德精髓,推动中医文化的规范传播。

  三、关于加强中医药“一带一路”传播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近年来,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多,中医药文化的纽带作用日益凸显,中医药文化传播也逐渐受到重视。有关部委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201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联合制定了《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就中医药文化“走出去”方面提出要求,旨在加强与沿线国家人文交流,促民心相通。规划中明确提出,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医药领域的交流合作的同时,要优化中医药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加强中药资源和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截至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外政府已签署了88个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已经建立了49个海外中医药中心,受到各国民众的欢迎。下一阶段,我局将继续推动《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落实,以中医药文化为依托,扩大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拓展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新途径、新机制、新方法,让中医药造福更多的民众。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8年8月14日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