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工作动态
邮箱
微信
(工作动态)
首页
政策文件
工作动态
关于我们
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综合司
>
工作动态
国际传统医学信息标准化工作进展
时间:2006-06-14 00:00:00
近来,传统医学信息标准化工作不断受到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加大了有关该项工作国际合作的支持力度,西太区办事处分别于2005年5月及2006年1月组织在北京及日本筑波召开了两届传统医学信息标准化非正式咨询会。在第一届会议上,国际医学信息标准专家介绍了目前国际医学界的权威信息标准如UMLS、MeSH、SNOMED、ICD等,与会的中曰韩传统医学信息研究人员组成了传统医学疾病分类、传统医学主题词表、传统医学临床术语三个工作组,随后推动开展了相关工作;第二届会议则以交流各国传统医学信息标准化工作进展为主,并由各工作组分别就具体的研究工作进行讨论。现将相关工作进展情况介绍如下。
1传统医学信息标准化工作现状
1.1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事处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事处近两年推动开展了有关传统医学标准化的多项工作,包括术语标准、针灸穴位标准,以及27项循证传统医学临床指南。其中术语标准《国际标准传统医学术语(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y,IST)》的研究始于2004年,经过中国、日本、韩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多国专家的多次研究讨论,现己完成初稿。该术语包括总论、基础理论、诊断、各科疾病、治疗、传统医学古籍等方面,其使用对象定位于西方国家传统医学学生及从业人员,运用领域包括传统医学临床、信息、教育及科研。IST共收录3686条术语,其中包括400条症状及体征术语,400条证候术语,500条病名术语及100~200条治疗术语。术语语种为英文及中文。该标准术语将于2006年11月以前正式发布。
1.2中国
我国近两年在中医药信息标准化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主要做了下述工作。1.2.1 修订《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该词表是第一部被医学及中医药学信息界广泛采用的中医药学专业主题词表,自1987年问世以来,在中医药信息领域及中国医学信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该词表于1996年修订正式出版,2004年开始重新修订。修订后的词表结构有所调整,收词增至13 300余条,每一主题词增加了定义,建立了词表数据库。同时,还完成了1000词条的中英文双语版词表编制。
1.2.2 《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的建设:该系统由基础词库和语义系统所组成,是术语集成、语言翻译、自然语言处理及语言规范化的工具,是实现跨数据库检索的词汇转换平台系统。其建设始于2001年,至2005年底该系统共收录来自918种可控词表、权威工具书及教材中的术语324 417条,其中概念167 588个,同义词156 829个,完成概念定义编辑130 703个,建立语义关系1 275 205个。
1.2.3 《中医药学名词》的发布: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由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编制、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中医药学名词》于2005年出版,这些名词是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部门应遵照使用的中医药学规范名词。《中医药学名词》收录了5283条中医药学基本名词,包括总论、医史文献、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治疗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推拿学、养生学、康复学、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眼科疾病、耳鼻喉科疾病、肛肠科疾病、皮肤科疾病、骨伤科疾病18部分,每一名词均列出中文名、英文名及定义注释。
1.2.4 《中医临床标准术语集》研究项目的启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协同全国多家单位形成项目组,旨在完成一部具有中医特色、与世界水平同步并兼容、权威性、易于被计算机处理和被临床医生广泛接受的中医临床标准术语集。该项目已申报科技部课题,计划在2年内完成基本框架研究;收集10 000个临床术语,并对这些术语建立语义关系,完成术语编码;对术语集进行临床测试。
1.2.5其他:中国就中医药数据库元数据标准、中医药数据集分类标准等信息标准进行了研制。
1.3韩国
韩国对WHO传统医学信息标准化合作项目十分重视,并积极参与。两届WHO传统医学信息标准化非正式咨询会均由韩国政府出资赞助。2005年5月第一届会议之后,韩国分别成立了传统医学主题词表工作组、传统医学临床术语工作组及传统医学疾病分类工作组。词表工作组对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及韩国韩医学主题词表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并发表了数篇研究论文;疾病分类工作组回顾研究了以往的相关研究文献,对ICD病名与韩医学病名的一致性进行了调研。
1.3.1韩医学疾病分类代码:1970年韩国韩医学会制定了韩医学疾病名称,用于全国疾病及死因分类统计;1979年韩国政府发布了《韩国韩医学标准疾病分类》第一版[Korean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Odental Medicine),KCDOM一1];1994年第二版(KCDOM-2)修订再版,其中包括病名及证候名,用于传统医学医疗保险赔付申请;2004年发布了《韩国韩医学疾病证候分类》[Korean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Pattern(Oriental Medicine),KCDOM],该分类着重证候分类,但目前尚未被采纳用于保险赔付申请。
1.3.2韩医药学主题词表:韩国韩医药学主题词表(Medical Subiect Headings for Oriental Medicine)由韩国韩医学研究所(Korean Institute 0f Oriental Medicine,KIOM)于1999年研制。该词表收录了《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1996版)的全部主题词,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韩医学专用词汇,总词汇量达11 810个,分为13类。目前该词表尚未应用于数据库建设及检索之中。
1.3.3传统医学临床术语标准:已成立项目工作组,其成员与中国专家开展了学术研讨,并着手进行数据收集、标准术语开发、本体开发及工具开发研究。据了解,韩国政府对此项研究给予大力支持,提供了大量研究经费。
1.4 日本
起源于中医学的日本汉方医学包括汉方诊断体系、汉方药、针灸三部分。在日本,汉方医学是与西医学相结合应用的。汉方药作为处方药,只有获得医师执业资格者(西医医生)才有权在临床使用汉方药;获得针灸师执照者才可使用针灸疗法,但针灸师不能使用汉方药。目前有148种汉方药被列入日本国家健康保险计划之中,70%的日本西医医生使用汉方药,日本的部分医学院校中开设汉方医学课程。
为了参与WHO西太区办事处传统医学标准化工作,日本于2005年5月成立了日本东洋医学联合会(Japan Liaison of Oriental Medicine,JLOM),该组织由日本东洋医学会、和汉医药学会、日本针灸学会、日本生药学会、北里研究所(WHO合作中心)及富山医科药科大学(WHO合作中心)组成,参与了术语标准化、临床指南及针灸穴位标准的研究工作。日本厚生劳动省健康政策局研究开发处为该项目的政府主管部门。目前,日本尚无传统医学信息标准研究的专门人员。在开始进行传统医学信息标准化国际合作实质性研究之前,日本东洋医学联合会希望进一步了解合作研究传统医学疾病分类法、主题词表及临床标准术语的目标及其应用前景,这些标准建立后各国的维护责任,以及这些标准与相应的西医标准之间的关系。
1.5与传统医学信息标准化国际合作相关的工作1.5.1 WHO国际分类体系: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体系包括参考分类(国际疾病分类ICD,国际功能、残疾及健康分类ICF,国际健康干预分类ICHI),病因分类(国际疾病分类法·肿瘤学第3版ICD-O-3、国际疾病分类法第10版·精神及行为疾病、国际疾病分类法第10版·神经疾病、国际疾病分类法第10版·牙科学及口腔疾病学)及相关分类[国际初级保健分类法ICPC-2、国际损伤外伤原因分类ICECI、残疾人技术援助:分类及术语IS09999、解剖学治疗学化学分类索引及规定日剂量(ATC/DDD)]。WHO国际分类体系合作中心WHO-FIC CCs每年召开年会,对分类体系进行研讨修订。传统医学疾病分类可争取加入到这一体系之中。
1.5.2 SNOMED CT:系统化临床医学术语集(Systemized Nomenclature of Medicine CT,SNOMED CT)是一个复杂的临床术语集,主要用于临床数据编码、检索及分析,是医疗信息交换的重要工具。该术语集由概念、词汇及语义关系组成,每一概念均有唯一的识别标识。目前该术语集已收录概念30万个,叙词100万个,建立语义关系145万个。SNOMED旨在成为全球医药卫生术语权威,成为支持电子医疗记录的全球顶尖产品。该术语集已被美国及英国政府分别采纳作为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其内容及工具已在世界上36个国家及地区(包括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及台湾省)使用。SNOMED标准开发组织采取公司化经营,该组织目前与世界卫生组织积极接触,希望世界卫生组织助其推广。
2传统医学信息标准化各工作组工作进展
2.1疾病分类工作组
在2006年1月的第二届会议上,代表们交流了各国传统医学疾病分类现状。中国采用WHO疾病分类法ICD进行西医疾病分类及统计;1995年中国制定发布了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这一分类包括中医疾病名称、证候名称,并有电子版。韩国根据ICD.10编制了《韩国疾病分类4》KCD4,用于西医疾病分类;并分别于1994及2004年由韩国政府发布了《韩国韩医学标准疾病分类2》KCDOM-2和《韩国韩医学标准疾病证候分类))KCDOM。日本使用ICD对西医疾病或汉方医学疾病进行分类,并用于申请政府医疗保险赔付,已列入国家健康保险计划的148种汉方药的适应证候名称也可用于保险赔付申请。越南使用ICD一10进行西医及传统医学疾病分类;蒙古表示准备加入以后的研究合作之中。
经工作组讨论决定,将合作研制的传统医学疾病分类法命名为《东亚传统医学国际分类法》(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East Asian Traditional Medicine,ICEATM),该分类法以WHO传统医学国际标准术语作为分类的基础,内容包括疾病、证候及诊疗三部分,将按照WHO传统医学国际标准术语的编码体系搭建ICEATM的疾病、证候及诊疗分类结构。工作组将向WHO国际分类体系组织提交《东亚传统医学国际分类法》,使之成为WHO国际分类体系相关分类法。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事处将作为《东亚传统医学国际分类法》的研制及维护中心,该分类法将以电子版形式建立并发布。《东亚传统医学国际分类法》是一部国际化分类法,其用户包括各国传统医学从业人员、研究人员、政府、保险公司;其最初语言为英语。
工作组同时决定,WHO西太区办事处崔升勋博士负责提供WHO传统医学国际标准术语,并协调中日韩三国的数据收集;工作组组长渡边贤治负责全面规划《东亚传统医学国际分类法》的研制。指定渡边贤治(日本)、韩昌浩(韩国)、尹爱宁(中国)、CHU Quoc Truong(越南)分别担任此项目的国家联系人。计划在2006年8月完成《东亚传统医学国际分类法》草案的制定,并向WHO国际分类体系组织年会提交该草案。
2.2主题词表工作组
自2005年5月第一届会议后,中国主要进行了《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2006版)的修订工作, 并完成了1000词条的中英文双语版编制。韩国成立了词表工作组,对韩国韩医学主题词表与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1996版)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简体中文版中医药学词表与韩医学词表一致性较高(94.3%),而繁体版则与韩医学词表一致性低(34.2%);中文与韩文的UNICODE编码兼容性存在问题。日本对中日韩三国词表进行了比较,认为三词表树形结构不同,使用编码不同,共同词汇太少,无法共同使用;对建立共同词表提出了有关词汇选择、树形结构建立、词表使用的语言、词表字符代码等方面的建议。
主题词表工作组就传统医学主题词表工作达成以下共识:1)主题词表是用于数据库检索及数据库建设的工具。中日韩传统医学主题词表需要有共同的数据库作为其使用对象,但是否应当建立中日韩传统医学数据库以及建设该数据库的可行性应当在更高层次人士中及更广泛的专家范围内进行研讨。2)中日韩三国现存传统医学主题词表尚不能满足传统医 学信息工作的需要,有必要建立中日韩传统医学主题词表。3)对于中日韩词表,应当研究词表结构,基于现有词表,以英语作为词表基本语言,同时考虑使用中目韩三国本土语言。
有关下一步工作计划,工作组决定:在中日韩三国分别建立并完善中日韩传统医学主题词表工作组;各成员国分别向各自政府或相关组织申请经费及人力资助;开展对中日韩传统医学主题词表结构的研究,并在下次会议上提交报告;获取更多有关开发研制共同数据库的信息。2-3临床标准术语工作组
在2006年1月第二届会议分组讨论会上,中国介绍了中医学临床标准术语集的研究项目概况、术语集收词情况及软件工具开发情况。韩国代表阐述了合作开发传统医学临床标准术语的动机,即让计算机理解传统医学概念,为不同的医疗保健记录提供参考术语,最终建立全球统一的医疗保健术语,并建议制定合作开发传统医学术语集策略。此外,还介绍了韩国传统医学临床标准术语集的概念选择和模型标准,探讨了语义本体模型。日本代表介绍了日本的医学本体语义网络工具。
工作组决定,将今后合作研制的传统医学临床标准术语集命名为CT2M(Clinical Terminology of Traditional Medicine);对于术语集的收词范围、收词规模、句法结构、功能和知识模型,各国成员可在本次会议之后继续讨论研究,并在下次会议上代表其国家提交明确的方案;中日韩三国应分别独立开发术语系统,然后根据共同协议(HUB MODEL)进行整合。项目的研究开发战略包括:各成员国使用同样句法,以保证映射;高层级本体应当相同,以防止系统整合时出现混乱;术语集应满足电子健康记录的最低功能需求;各国成员共享开发工具及应用编程接口:各国成员共享术语服务器,避免重复开发。
3传统医学信息标准化国际合作的WHO非正式咨询会有关决议
第二届WHO传统医学信息标准化非正式咨询会决定,各工作组今后将分别召开会议。临床标准术语工作组定于2006年3月及8月分别在北京召开研讨会;临床术语工作组及主题词表工作组计划于2006年11月28~30日在韩国召开工作会议;疾病分类工作组定于2006年7月在韩国举行下次工作会议。
会议向世界卫生组织建议:WHO应当继续支持传统医学信息标准化工作;WHO西太区办事处应当协助向WHO分类体系组织正式提交《东亚传统医学国际分类法》;WHO西太区办事处应当鼓励成员国政府对传统医学信息标准化工作组的活动给予经费支持,例如支持与传统医学信息标准化相关的研究课题项目等。
会议向成员国建议:各成员国应当继续支持传统医学信息标准化活动,包括在财力上给予支持;各成员国应当继续为测试及试用传统医学信息标准化研究工作成果——分类法、词表及术语集做出贡献。(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国务院部门网站>>>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外交部
国防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退役军人事务部
应急管理部
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国家外国专家局
国家航天局
国家原子能机构
国家海洋局
国家核安全局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国家医疗保障局
国务院参事室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
国家宗教事务局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国务院研究室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新华通讯社
中国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中国气象局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行政学院
国家信访局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国家能源局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家烟草专卖局
国家移民管理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邮政局
国家乡村振兴局
国家文物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出入境管理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
国家公务员局
国家档案局
国家保密局
国家密码管理局
各司子站>>>
综合司
人事教育司
规划财务司
政策法规与监督司
医政司
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
科技司(中药创新与发展司)
国际合作司
机关党委
各地中医药管理部门>>>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直属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国中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监测统计中心
国家中医药博物馆
中医药社会团体>>>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中国药膳研究会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
世界医学气功学会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
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