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10月28日的浙江省中医药工作会议上,为浙江中医药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提出了六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加强县以上中医医院建设,特别是重点中医医院、县级中医医院和重点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建设,这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平台;完善县、乡、村和城市社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这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基础网络;大力加强重点专科(专病)建设,积极开展培养名医、创建名科、建设名院工作,这是提高中医药知名度、影响力和社会贡献率的重要突破口;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中医药“治未病”服务,探索构建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这是扩展中医药服务领域的重要途径。 二是进一步推进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中医理论方面,必须牢牢把握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的整体观、辨证论治等科学思维,以此指导中医药实践;在诊疗技术方面,要认真挖掘整理、大力推广应用在临床上行之有效的独特诊疗技术方法;在疾病防治方面,要进一步拓宽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疑难病以及预防保健等方面的优势领域;在中药研制方面,要注重从确有疗效的院内制剂中开发中药新药,注重中药传统炮制技术的挖掘和传承;针对重大疾病防治和现代医学少有办法的领域,加强研究,勇于探索,争取形成新的特色优势。 三是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步伐,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大力实施“三名三培”工程,积极培养名教师、创建名学科、建设名院校,培养能够运用中医药理论整体思维、辨证论治的合格人才,培育能够坚持以人为本、大医精诚、医德医风好的合格人才,培训能够深入基层、心系百姓、运用中医药服务群众的合格人才。与此同时,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网络,加大基层中医药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力度,切实提高社区、农村的中医药服务能力。 四是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文化和科普知识传播,培育中医药发展的社会基础。浙江人文历史悠久,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要充分挖掘浙江的中医药文化资源,加强中医药文化研究,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优势,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弘扬中医药文化。 五是进一步统筹中医与中药协调发展,提高中医药对维护健康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在中药产业发展方面,要大力推进生产名药、创办名店、建设名厂和保证中药材、中药饮片与炮制、中药产品与制剂质量的“三名三保”工程,不断提高和增强中医诊疗技术和水平,不断提高和增强中药产业发展能力和水平,通过构建“以医带药、以药促医、医药互动、协调发展”的工作格局,促进中医中药的统筹协调发展。 六是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浙江要建设中医药强省,必须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加强统筹协调、宏观调控和规划制定,为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建立起科学顺畅的体制和良好运转的机制。建立职能明确、高效协调的省级中医药管理体制,切实加强基层中医药管理机构建设,确保基层中医药工作有机构、有专人负责,确保中医药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记者樊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