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意识和全局意识 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 民生意识和服务意识
创新意识和开拓意识 忧患意识和学习意识
在1月11日举行的中国中医药报创刊20周年庆典大会上,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对本报提出要求,要把提高对中医药行业内外的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引导行业和社会各界把思想统一到党和国家有关中医药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指示精神上来,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王国强提出做好中医药新闻宣传工作,要增强十个意识:
要增强政治意识和全局意识。办报纸首先要讲政治,要始终做到与党中央保持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的高度一致,在政治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正确方向和科学思想。
同时,又要讲全局。心有全局,才能更准确地把握部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只有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才有生命力。中医药新闻宣传工作,也只有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卫生、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才能准确认识和正确报道不断涌现的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
要增强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这个责任,就是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中医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主要靠我们自己探索发展。加之当前中医药事业面临诸多挑战,更需要中医药新闻宣传工作者树立责任意识,把坚持导向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位,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上既要敢于介入,又要把好分寸。
质量意识对于新闻宣传单位来讲至关重要。中医药报社应树立质量意识,正确、准确、及时地报道信息,以清新悦目、创新活泼、体现时代、顺应潮流和版面设计来赢得读者的信赖和喜爱。
要增强民生意识和服务意识。一项事业能否生存和发展,最根本的是要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的需求,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源泉和动力。中医药新闻宣传工作者要时刻把眼睛投向群众的需求,投向基层的服务,听一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查一查中医药基层工作的问题。
新闻媒体及其工作者应树立服务意识,要坚持把贯彻党和国家的中医药方针政策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正确引导舆论与通达行业内外民意统一起来。要真正做到心中装着人民群众,心中装着广大读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群众和读者的欢迎。
要增强创新意识和开拓意识。新闻宣传工作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按照新闻规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使新闻宣传切实取得实效。否则,观念陈旧,内容乏味,形式呆板,手段单一,就无法树立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就会失去读者,舆论引导、信息传递等媒体功能就成了空中楼阁。
开拓意识就需要永不停止前进的步伐。要加强新兴媒体建设,特别是针对当前网络舆论兴起的趋势,要集中力量打造中医药事业的网络主阵地。采取多种形式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科普知识需求,打造权威的科普平台,通过发行网络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让人民群众受益。
要增强忧患意识和学习意识。当前,中医药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关注和欢迎,关注和重视中医药文化普及的媒体越来越多,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步伐不断加速。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医药报社全体人员要增强忧患意识,在忧患中增强改革创新的决心和勇气,在忧患中增强勤奋学习的动力和能力。要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要勇于向优秀媒体学习,加强与兄弟媒体单位的交流合作。要勇于学习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跟上时代步伐。(记者柴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