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工作动态  
邮箱 微信
 
 
  (工作动态)  
首页   政策文件工作动态关于我们
 
 
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司 > 工作动态
基层中医药能力提高如何轻装上阵
时间:2013-01-14 00:00:00

   
  “中医药的根在基层,要把强化基层服务能力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在2013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药界掌门人,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语重心长地说。

  “为提升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这两年国家政策、投入都有很大突破。”多位与会代表表示,“但基层服务能力建设问题多年来得不到解决、服务面貌多年来不见大改观,也确实说明存在很多羁绊和包袱。”如何破除枷锁轻装上阵,让这一轮建设项目见成效、效果可持续?与会代表纷纷献策。

  政策先行

  制度化而非“人治化”

  去年,全国政协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组成的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调研团的目的地是湖南省。在常德等地,调研团成员亲眼看到了县乡村中医药机构的破旧、设备的落后、人员的紧缺。另一方面,该省怀化市溆浦县探索的通过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强化基层服务的做法,又作为先进经验在本次会议上重点介绍。在同一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差?

  “其实这两地面临的问题没有本质不同。”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邵湘宁说,调研团在常德发现的问题是具有普遍性的,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受制于一些其他因素。

  邵湘宁的说法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共鸣。他们认为,从中医药发展过程看,哪个领导重视中医药,给政策、给钱、给人,认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医药就火一阵;换一个对中医药不“感冒”的领导,中医药就是另一番悲凉景象。

  各省中医药工作负责人每年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上经常谈起的一个话题是:幸亏我同时分管厅办公室,每次发文如果没有中医药内容,能及时发现、协调解决;幸亏我同时分管疾控,中医药能同等参与;幸亏……“中医药理应有一席之地,却经常被遗忘,需要‘幸亏’,这是不正常的。”

  与会代表呼吁,要解决基层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的问题,首先必须改变这种“人治”局面。既然“中西医并重”已经作为卫生行业的基本原则确定下来,就要严格执行。各种卫生相关政策、文件、项目,都应该自动将中医药内容纳入其中,不打折扣地坚决落实到位。将“中西医并重”这一原则真正置于基本原则的地位,在其指导下制定、落实政策,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不掉队,建设可持续。

  体系保障

  改变“高位截瘫”现状

  “有了政策、投入,还得有专门组织干工作的人。在这一点上,中医药行业尤其欠缺。”此前,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最近一次全国中医药基本现状调查结果时,该局副局长于文明介绍,目前市、县、乡等级卫生行政管理机构中,专门的中医药管理机构和人员大多处于缺失状态。“没设中医科、没有专职人员,有人说中医药管理体系‘高位截瘫’。”

  “现在很多地方的中医药工作都由卫生局医政方面代管。而医政本来就是工作最繁多的部门,能勉强顾上中医药都困难,更别提抽出空来专心干好中医药工作了。”江苏省卫生厅副厅长、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陈亦江举例分析,该省高邮市是全国最早在卫生局设置中医科和专职工作人员的地区之一。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该科就协调市里设置专门的中医药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基层服务能力建设。近年来,该科又在全国率先启动了乡镇卫生院中医药综合诊区的标准化建设。目前,当地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人才梯队完整、硬件设施完善,发展得红红火火。(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力度加大

  逐步补上历史欠账

  相对于多年来中医药工作始终处于全国前列的江苏省,甘肃省则是这几年的后起之秀。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中央媒体前往该省调研采访时,同行的一位资深记者回忆起6年前的所见感慨万千:同一家医院,当年破破旧旧、没有暖气、患者也不多,医务人员冬天扛不住冻时,就在大院里燃起一个大火炉瑟缩着围站烤火暖手。而现在,该院已是一座现代化的医院,整洁舒适,门诊、病房满是患者,哪还有6年前的影子?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这几年给基层中医药服务的政策优惠力度大,执行到位。”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甘培尚介绍,这些政策既包括进行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三个全覆盖”建设,即在乡镇卫生院全部设立中医科、中药房,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立中医科、中药房,保证80%以上的村卫生室有中医,还包括允许省(市)级医疗机构的院内中药制剂在乡村基层医疗机构使用。同时,大幅提高中医药项目收费水平、医保报销水平和中医药诊疗补助水平等。

  “很多人说甘肃的中医药优惠政策力度过大,但我们的考虑是,中医药事业历史欠账过多,中西医的起跑线严重不统一。因此,我们首先决定尽可能改善中医药行业的落后局面。”甘培尚说,要勇于承认对中医药行业的历史亏欠,并下决心花大气力改变这一局面,使之不恶化下去甚至能越来越发挥其特色优势,不但是大卫生平衡发展的应有之义,也可为走中国特色医改之路助力。

  盘活资源

  能力提升要打“组合拳”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赵静说,要提振基层中医药工作,积极创造外部有利条件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发挥主观能动性,思考破局之道。怨天尤人解决不了问题,不妨从自身状况出发,盘活手里现有的优势中医药服务资源。

  去年,北京市提出,在10个郊区县开展“流动中医医院”建设,为各郊区县配备专业诊疗车和药品车,将区(县)中医院的诊断、检查、药事服务等送到基层农村,弥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资源、能力不足的缺陷。同时,动员三级中医院和区(县)基层中医药机构“一对一结对子”,形成三级中医医院主动帮扶、基层中医药机构积极提升的良性循环,着重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的自我造血功能。

  在本次会议闭幕式上,王国强向来自各省的负责中医药工作的厅局长提出,做好中医药工作,要善用“两点论”,既要看到挑战,也要发现并抓住机遇。“面对复杂而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必须不断提高我们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记者 崔 芳 谭 嘉□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