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工作动态  
邮箱 微信
 
 
  (工作动态)  
首页   政策文件工作动态关于我们
 
 
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司 > 工作动态
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024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2015-11-02 00:00:00
 您提出的“关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更好发挥中医药作用”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局高度重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二五”期间医改规划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强化社区中医药服务功能,与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委局采取了多项举措,将中医药服务作为社区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推动,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政策措施方面。一是2006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中的优势与作用,加强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合理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开展对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推广和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二是2006年我局与原卫生部联合印发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印发)》和《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的通知》,明确要求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按照标准设置中医诊室,配备中医诊疗设备,配备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其中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要有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医师,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要有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执业医师。三是2012年9月,我局与原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和《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通过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包括社区在内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其中均有体现。截止2014年底,有91.2%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7%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分别较之前提高了15.6%和19.1%。
    二、宣传方面。一是组织各地深入开展“三进”活动,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形式更加多样。2007年起,我局联合22个部委共同开展 “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广泛传播中医药文化理念和科普知识。活动历时3年,走遍了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走进了香港、澳门和军营,共举办各类活动366场,参加现场活动的群众达160多万人,中医大篷车行程10万公里。“十二五”以来,“中医中药中国行”又走进社区、乡村、家庭、机关、学校、工厂,通过义诊咨询、发放科普资料等形式,进一步扩大活动覆盖面。各地还编辑制作图书、音像、影视、动漫等中医药文化科普作品1500余种,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二是完成“十二五”中医药科普人才培养任务,中医药科普队伍更加充实。通过五期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培训班及各地的遴选推荐,选拔组建了一支261人的国家级专家队伍和1500余人的省级中医药科普专家队伍,深入社区、机关、厂矿、学校等宣传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每年举办科普讲座2500余场,现场受益群众180余万。三是积极发挥新媒体优势,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影响力更加广泛。我局开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方科普微信“中国中医”、会同中国网共同建设“中国中医”频道,发挥新媒体传播便捷快速的优势,传播推广中医养生保健理念和技能。同时,建立中医养生类节目专家推荐渠道,向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健康之路》栏目推荐权威中医专家,宣讲科学、准确、权威的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支持中医药健康节目的开办,引导其日趋规范。四是制定中医药文化科普标准文本,中医药健康教育更加规范。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五是深化中医药文化科普研究,中医药科普工作更加科学。在“十二五”期间,设立了中医药文化建设的15个课题。现已完成“中医药科普需求和宣传研究”等10个中医药文化科普系列课题。
    三、资金投入方面。中央财政已从2012年开始投入专项资金累计近8亿元,用于345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将中医临床科室集中设置、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建设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并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形成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使用的中医药综合服务模式;为10648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配备适宜的中医诊疗设备。目前,全国89.91%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1.62%的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配备了中医诊疗设备。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陕西西安调研期间,在雁塔区电子城街道二〇五所社区看到中医馆后,表示了对中医的认可,肯定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这一服务模式。我局经与财政部沟通协调,明确今年集中财力重点支持基层中医馆建设,2015年我局通过中央转移支付中医药项目拟安排中央财政资金90000余万元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项目涵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和“中医馆健康信息云平台试点”,涉及50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项目内容主要包括硬件建设、设备购置、人员培养、信息化建设等。
    四、人才培养方面。一是自2011年开始,我局与教育部协商,继续保留部分中等中医药学校,招收生源在农村基层、毕业后回农村基层工作的中等中医学专业学生。二是支持农村订单定向中医类学生免费培养工 作,在中央财政支持的农村订单定向中医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中增加5年制中医学本科生。“十二五”以来,对8000余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人员进行了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培养了一批基层中医药实用型人才。三是2014年启动了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培训合格后主要到乡镇、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中医药医疗卫生工作,着力提升基层医疗队伍能力和水平。同时,继续开展面向基层中医药人员的继续教育项目,支持和鼓励基层医务人员参加专升本、在职研究生等学历教育。
    虽然社区中医药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距离国务院“十二五”期间深化医改的目标还有差距,您提出的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未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和作用的问题,客观上确实存在。下一步,我局将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加强对地方的督促和指导,进一步加大社区中医药服务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力度,您的意见和建议也会作为我们开展相关工作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5年8月26日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