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工作动态  
邮箱 微信
 
 
  (工作动态)  
首页   政策文件工作动态关于我们
 
 
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司 > 工作动态
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2842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2015-11-02 00:00:00
 你们提出的关于珍稀濒危中药材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完善中药材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珍稀濒危中药材资源保护
2011年12月,原卫生部向国务院报送了《中医药法(草案送审稿)》,已列为国务院2015年立法工作计划中。目前,法制办已经完成各部门对《中医药法(草案送审稿)》有关修改意见的复核工作。《中医药法(草案送审稿)》明确规定了“实行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分级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制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积极推进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为修订完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奠定相关工作基础。
    二、关于将中药材资源纳入国家战略资源范畴管理,加强珍稀濒危中药材资源的进出口管理
    根据世贸组织“普遍取消数量限制”等规则,成员一般情况下不得对向其他世贸组织成员的出口加以限制和禁止。为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我国多次调减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的商品范围,目前仅保留对原油、成品油等不可再生资源产品的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考虑到三北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保护资源和环境,商务部保留对甘草及其制品出口实施配额招标管理。对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中药材,主要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家贸易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实施濒危物种管理。国家林业局加强了对药用植物及其制品的进出口行政许可审批管理,实行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分级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制度等,严格限制野生来源的药用植物原料的采集利用和出口。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组织研究编制《中国药用资源红皮书》,为促进濒危资源的保护与出口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三、关于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珍稀濒危中药材栽培
    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中药材栽培工作:农业部通过种子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园艺类项目,加大对中药材优势产区良种繁育基地的扶持力度,着力推动中药材生产向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针对中药材审查技术科技含量较高的特点,加强了对中药材种植户的技术培训和指导,通过农技推广体系和行业协会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各地普及绿色、生态、安全的实用栽培技术,推广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促进中药材种植水平的提高;由于目前国家仅对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进行补贴,对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种植生产暂无相关补贴政策,农业部将进一步争取在后续工作中加大对中药材技术研发、种植生产及政策性保险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结合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在河北等12个省(区、市)布局建设了16个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依托省级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技术牵头单位和中药材种植企业,对珍稀濒危、人工繁育生产有困难的中药材进行集中攻关,提升珍稀濒危药材的人工繁育和生产能力。
    结合落实《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重点任务,提出“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加大对中药材保护和发展的扶持力度。将中药材生产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纳入中央和地方相关支农政策支持范围”,有助于我国中药材资源的利用与生产,尤其是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中药资源的利用与生产。
    四、关于完善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监管珍稀濒危中药材质量和价格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过组织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支持包括:1个中心平台、28个省级中心(省级中药原料质量监测技术服务中心)、65个监测站的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建设,拟形成实时掌握我国中药材的产量、流通量、价格和质量等变化趋势的长效机制。目前,中心平台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作为业务主管部门,以“现代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中心”在民政部登记注册,整体负责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的运行和管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积极与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协调沟通,以中心平台和省级中心为主体,申请成为中药材质量检验检测服务的独立机构,使省级中心具备中药材质量检验检测服务的权威性和合法性,提升省级中心引进高素质专业人员、稳定队伍和中药材质量检验检测服务的能力,来完善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的运行机制。在此工作基础上,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加强对中药材质量和价格等的监督管理,促进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2012年,商务部开展了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旨在实现对中药材数量、质量、价格、流通量的查询和监测,增强中药材质量保障能力。目前,已支持18个省市部署推动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深入推动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提升中药材质量保障能力。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