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县级中医院建设投入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县级中医(含民族医)医院是基层卫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县级中医医院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优势和作用,对提高广大农村居民健康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高度重视基层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新医改实施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县级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促进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2009-201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组织实施了《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累计投资180余亿元重点支持1191所县级中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县级中医医院建设得到加强,硬件条件明显改善。
在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相关项目建设指导意见,安排专项资金重点对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进行了加强,县级中医服务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全国范围内,部分地区县级中医医院基层设施条件仍比较薄弱,存在着服务能力弱、人才短缺等问题,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医疗服务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十三五”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进一步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在研究拟订“十三五”规划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入研究,将符合条件的县级中医医院纳入相关规划统筹考虑。同时,按照总体建设方案的任务分工和要求,协调地方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共同推进中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和服务能力的提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