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对中药质量影响的研究与治理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制定中药资源保护法,多举并措加强中药资源环境保护
国家一贯重视中药资源保护和发展,2014年7月,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征求意见稿)》,其中第二十八条提到“国家保护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对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实行动态监测和定期普查”。2015年4月,我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发布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设立了“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工程”,我局积极配合环保部推进生物多样性重大保护工程,其中包括对中药资源的保护措施。
二、关于加强研究,建立规范化的药材污染控制措施
建立规范的中药材种植加工技术等涉及药材资源方面的研究对保证中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局一直对此高度重视,“十五”、“十一五”期间,连续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行业专项中对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种植适宜区域选择、种植地土壤改良和立地条件修复、种植期病虫害防治、药材采收、初加工、贮藏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部分研究内容在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部分成果已经实现了产业化,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关于加强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
针对道地药材生产基地的建设,我局结合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在12个省(区、市)布局建设了16个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2个种质资源库,从源头上提升中药材的质量,促进珍稀、濒危、道地药材的繁育生产和保护利用。我局支持开展三七、羌活等25种道地药材的生产区划研究,指导道地药材生产基地的布局选址。
四、关于加强中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我局高度重视与支持中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国际标准(ISO)方面,支持中药材重金属国际标准研究,协助商务部开展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通则研究。国家标准(GB)方面,支持白术种子、丹参种苗等9种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标准研究。行业标准(HB)方面,支持道地药材标准通则,茅山苍术、文山三七、新开河人参等26种道地药材标准研究;支持岷县当归、昭通天麻等41种道地药材特色栽培技术规范及产地加工技术规范研究;协助商务部开展白术、厚朴等5种道地药材的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
《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中提到构建“中药材质量保障体系”,我局将进一步就提高和完善中药材质量标准,规范中药材名称基源,完善中药材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检测等方面加强研究,建立较完善的中药材外源性有害残留物限量标准,健全以药效为核心的中药材质量整体控制模式等开展研究工作,以提升中药材质量控制水平。
我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正积极推动中药标准化行动计划项目,研究中药产业链系统全程质量控制标准和规范,在现有中药饮片和中成药法定标准基础上形成中药饮片等级标准和中成药优质标准,促进一批中药企业步入标准化发展的新业态,带动中药产业整体提质,形成中药标准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为中药优质优价奠定基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