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启动中医“优才”资源,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现状
我局于2003年、2007年、2012年分别实施了三批研修项目,中央财政共投入专项补助经费7778万元,培养除西藏外的30个省(区、市)研修学员,现已培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937人。
据2014年底调查问卷统计,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中,160人为国家级、211人为省级重点专科带头人;110人为国家级、139人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222人在国家级、548人在省级学术团体担任相关职务;460人为硕士研究生导师、158人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平均次门诊量研修后较研修前增幅为 61.9%。在第一、二批437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中,28人已成为全国第五批师承指导老师、59人成为省级师承指导老师;10人建立了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33人建立了省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在传承发展中医药学术、培养中医药人才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关于加强发挥优才作用整体规划的建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度重视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始终把推进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加以推进。近年来,开展了两届“国医大师”评选表彰,评选出60名“国医大师”,探索建立了国家与地方不同层级相衔接、政府表彰与社会褒奖相结合的人才激励机制。并将在“十三五”启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搭建不同层次的中医药高层次人才成长平台,培养造就万名中医药骨干人才、千名优秀人才和百名领军人才。通过中医药人才激励机制和成长平台的建立,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将优先进入“千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者跻身“百名领军人才”,乃至成长为国医大师。并充分发挥承上启下作用,为培养“万名中医药骨干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关于将首批优才“优中选优”纳入国家级师承指导老师等建议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自1990年启动以来,得到了行业内老中医药专家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参与。据统计,第五批740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平均年龄为66周岁,平均从业年限42.6年,有 20位国医大师仍担任师承指导老师。我局在今年印发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公布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名单的通知》(国中医药人教发〔2016〕17号)中,就进一步重视发挥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作用,对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所在单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积极鼓励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所在单位加大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岗位锻炼、使用的力度,积极支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成为国家级或省级师承教育工作指导老师、开展临床研究以及承担研究生培养和重点学科(专科)建设等相关任务。并将遴选部分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为后期开展的研修项目进行授课,传授临床经验。
四、关于建立中医优才导师工作室的建议
按照《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精神,加强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仍是今后较长时期内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任务。“十三五”期间,我局将积极争取财政部等相关部委支持,构建多层级、多类型、相互联动的传承工作室体系,推动工作室体系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争取中央财政经费支持,适时建设一批全国领军人才传承工作室,把杰出的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纳入建设项目,为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开展中医药传承创新及培养人才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氛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6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