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基层中医人才队伍建设的提案收悉,感谢多年来对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支持。现综合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反馈的意见,结合我局职能和工作实际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持的建议
为推进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我局主动加强了与相关部委的紧密合作,在做好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持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一是将“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列入2011年《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并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中专门设立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等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专项。二是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提出了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相应政策措施。三是2015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的指导意见》,改革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拓展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空间。四是积极指导四川等省区探索实践“县招乡用”“县管乡用”的人才创新使用机制。
二、关于构建国家与地方联动激励机制提高基层人员待遇的建议
近年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为提高基层人员待遇出台了系列相关政策。按现行政策规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可以享受相应的工资倾斜政策。一是到艰苦边远地区或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工作的大中专及以上毕业生,可提前转正定级,转正定级时薪级工资高定1至2级。二是在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执行范围县市区工作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按规定享受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在乡镇工作的医务人员享受乡镇工作补贴。三是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可以按规定享受卫生防疫津贴、医疗卫生津贴,护士还可以享受护龄津贴。为体现对中医药医务工作者的照顾,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可以在绩效工资分配时向中医药医务人员适当倾斜。此外,我局积极支持吉林、宁夏等省(区、市)开展了基层名中医评选活动,为基层中医药人才成长树立标杆。
三、关于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建议
“十二五”期间,为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我局会同教育部等相关部委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联合启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深化面向农村与社区需要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全科医生培养模式试点,培养大批能够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实用型中医类全科医生。二是在中央财政支持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中增加5年制中医学本科生,共免费培养5620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中医)。三是继续保留部分中等中医药学校,招收生源在农村基层、毕业后回农村基层工作的中等中医学专业学生,截止2015年共招收培养37891人。四是加强在职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33亿元用于开展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培训了10334名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近30000余名基层中医人员参加了全科转岗培训,对11720名乡村医生实施了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并建设了200个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采取师承教育的方式培养县乡村基层中医药人才。
下一步,我局拟会同有关部委将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十三五”相关规划,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机制,加强对基层中医药人才流动的政策引导,鼓励和推动中医药人才向基层流动。同时,加大对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力度,继续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中医)培养和保留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中医类专业招生培养,加大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助理全科医生培养力度,继续开展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等人才培养专项,着力为基层引进、培养中医药人才,提高基层中医药人才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6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