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工作动态  
邮箱 微信
 
 
  (工作动态)  
首页   政策文件工作动态关于我们
 
 
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司 > 工作动态
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958号(医疗体育类215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16-10-27 00:00:00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聚焦彝族医药产业,推动民族医药的保护与传承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彝族医药是我国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彝族医药,对提高彝族人民医疗健康水平、推进彝区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医药的保护与传承,多措并举推动彝族医药产业的发展。
    一、关于设立彝族医药文化传承与保护发展专项基金,加强彝族医药机构专业化建设
    国家鼓励设立公益性基金支持民族医药及其文化产业发展,鼓励多渠道筹措资金促进自身发展。目前财政部设专项资金支持中医药发展,相关项目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通过现有资金渠道合理安排。按照我国现行的投资管理体制,地方的基本建设项目主要由地方进行投资,如确需中央投资,应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申报。建议当地根据实际情况和地方财力充分论证研究,立足彝族医药文化传承与保护发展工作,科学谋划发展规划,多渠道筹措资金推动发展建设。如有需要,可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申请支持。我局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配合开展相关工作。
    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过各种项目扶持,加强包括彝医医疗机构在内的民族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民族医药服务能力。一是2011年组织实施了包括彝医院在内的市县级中医医院民族医医院能力建设,覆盖了所有地市级和县级民族医医院。二是2012年确定了包括云南省彝医医院在内的12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批重点民族医医院项目建设单位,每个项目单位国家财政投入经费200万元,强化医院内涵建设,提升民族医药服务能力。三是大力推进基层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支持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包括彝医药在内的中医药民族医药综合服务区,为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简易中医民族医诊疗设备,推广适宜技术。四是加强了云南省彝医医院彝医骨伤科等民族医重点专科建设,促进民族医药临床疗效的提高。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有关要求,继续加强民族医医疗机构及其服务能力建设。
    二、关于加强彝医药专业化教学机构建设,支持国家级彝医师资格认定工作,为彝医药文化传承提供人才支撑
    国家民委直属民族院校积极发挥教育资源优势,积极为民族医药发展培育人才。中南民族大学开设了药学专业(民族医药)、西南民族大学开设了中药学专业(彝药学方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委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针对未开考民族医医师从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已开考民族医相关经验等开展课题研究,提出了“民族医药理论体系基本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学历教育体系基本建立;具有一定的民族医科研基础;省级中医药(民族医药)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医药的发展,并积极开展开考准备工作”等民族医医师资格考试开考条件,供各省(区、市)民族医药管理部门论证民族医开考可行性时参考。达到开考条件的民族医可由省级民族医药管理部门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交开考申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积极协调国家医考委等部门推动其纳入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体系相关工作。
    三、关于加强彝药政策研究,加快彝医药产业发展
    有关部委高度重视民族医药政策研究问题,在《中医药法(草案)》《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及相关分工实施方案中均有涉及民族医药内容。为完善民族药注册管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民族药注册管理思路课题研究,总结、分析民族药注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完善民族药注册管理的思路。在药品注册管理方面,考虑到民族药的特点,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在进行具体品种的技术审评时会邀请彝医药专家参与审评工作,并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与注册申请人的沟通交流。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已于2013年3月正式发布,纳入了消痛贴膏、祖卡木颗粒、六味安消散(胶囊)等藏、维、蒙民族药品种。《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卫药政发〔2009〕78号)已经明确“民族自治区内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以外的民族药,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民族自治区根据自身特点与需求增补了民族药,如西藏自治区增补藏成药352种、卡擦药128种,内蒙古自治区增补蒙成药122种,青海省增补藏成药60种,新疆自治区增补维药25种等,有效满足了当地群众对民族药的临床用药需求。由于民族传统、用药习惯以及地区环境差异、生态保护等因素,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还只能将少量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药纳入基本药物目录,希望能给予理解与合作。今后,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遴选调整机制,充分考虑民族药的特点,逐步合理调整民族药品种和剂型,使之既能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又能促进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四、重视彝医药产地与质量的关系,开展彝族药用资源的培育,强调道地药材开发和应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历来重视道地药材的开发和应用,已将彝药在内的民族药纳入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范畴,在药用资源调查、资源动态监测系统、种质资源库建设等试点工作内容中予以统筹安排,为彝族药药材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目前,GAP正处于修订过程中,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将进一步完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的监管思路与方式,促进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
    五、关于构建与丰富彝医药的文化内涵,广而有效的科学普及彝族医药,以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彝药发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推动彝族医药的普及方面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在公共卫生专项中设立民族医药古籍文献整理及适宜技术筛选推广项目,支持对彝医古籍《医算书》和《彝族毕摩苏尼医药经验》进行注释校勘,组织对彝医火疗法治疗骨关节病疼痛技术、彝医烟熏疗法治疗牙痛技术、彝医拔吸疗法治疗颈腰椎病技术、彝医滚蛋疗法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病技术和彝医挑刺疗法治疗胃病技术等5项彝医特色适宜技术进行规范化研究和推广应用。二是在科技支撑计划民族医药项目中,组织彝医特色诊疗技术规范化整理研究并形成彝医“上法”治疗慢性咽炎技术规范,开展彝族医药特色炮制技术规范化研究并形成彝药八角枫甘草牛奶制炮制规范,对彝族名老专家张之道的临床诊疗经验与医技医术开展抢救性传承研究。三是在行业科研专项传统知识保护利用项目中,对包括彝族医药在内的民族、民间医药传统知识进行调查研究。四是在《中华医藏》编纂出版项目拟订书目中,纳入了12本彝族医药重要古籍文献。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专门提出,要发展中医药(含民族医药,下同)文化产业。发掘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化中医药文化产业结构。创作科学准确、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创意产品和文化精品。发展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等新兴文化业态,培育知名品牌和企业,逐步形成中医药文化产业链。依据《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开展健康教育,将中医药知识纳入基础教育。借助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中医孔子学院等平台,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您提出关于挖掘发扬彝医药文化精髓的建议,对民族医药文化传播推广工作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我局将联合有关部委大力推动有关工作的落实。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6年9月9日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