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工作动态  
邮箱 微信
 
 
  (工作动态)  
首页   政策文件工作动态关于我们
 
 
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司 > 工作动态
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4833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2017-11-10 00:00:00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中医手诊客观化预防医学技术,加速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医养生保健文化历史悠久,理念上注重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服务内容丰富,手段方法多样,效果明显,作用独特。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不仅满足人民群众预防疾病、追求健康的现实需求,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对于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促进医药卫生关口前移,使人们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实现医改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扩大服务消费、吸纳就业以及创新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度重视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通过各种形式的高效推动,提高群众对治未病的认知度、认同性,引导群众转变健康观念。要求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建立治未病科,为群众提供中医健康状态辨识评估、干预调理及健康管理等服务。出台了一系列指南,指导中医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开展治未病服务和区域治未病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项目建设,完善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并将服务拓展至基层,提高群众养生防病意识。自2013年起,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正式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6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中医体质辨识档案,使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开展健康干预服务,为0-36个月儿童开展一年两次中医调养服务。2014年发布了《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许多地方和学校将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传统健身活动纳入教育宣传内容并推广普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提出“国家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标准由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制定。”《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提出“建立中医健康状态评估方法,丰富中医健康体检服务。”《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鼓励中医药机构充分利用生物、仿生、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研发一批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和保健器械器材。加快中医治未病技术体系与产业体系建设。”《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强相关健康产品研发、制造和应用。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制便于操作使用、适于家庭或个人的健康监测、监测产品以及自我保健、功能康复等器械产品,形成一批基于中医理论的诊疗仪器与设备。”下一步,我局将围绕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结合新形势,贯彻落实《中医药法》和国家有关规划,做好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相关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789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