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支持建设国家蒙医临床研究基地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我局高度重视国家少数民族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工作。蒙医历史源远流长,理论体系完整,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以及地方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蒙古族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也是一门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医学体系,是我国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启动了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基地),目前包括少数民族医药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在内23家建设单位顺利完成了两个阶段的建设任务并通过验收,实现了预期目标,探索开拓出一条遵循中医药自身规律、符合中医药自身特点、符合中医药行业需求、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中医临床科研道路。
作为2008年纳入基地建设单位的少数民族医药单位,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的基地建设经验值得参考。经过八年建设,该基地在基础建设、科研条件改善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在民族医研究领域也取得显著成绩,研究制定的临床路径、诊疗方案诊疗技术得到广泛藏区医院认可。
为进一步扩大选点范围,新增一批综合实力较强、中医药特色优势明显的基地建设单位,尤其是部分具有民族特色优势和临床疗效的少数民族医药单位,我局将启动第二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遴选评审工作。新增基地将借鉴第一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经验,推广基地建设经验与模式,优化中医药防治优势病种整体布局,不断提升中医药对重大疑难疾病的疗效水平,进一步增强基地对本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作为蒙医医院的龙头单位,在蒙医药临床、科研、教学方面具有学科、人才、成果储备等明显优势。我局将紧密结合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指导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申报第二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借鉴西藏基地建设经验,进一步推进蒙医药理论、重大疾病防治和健康维护等方面研究工作,提升蒙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在加强蒙医药的保护和利用方面,2010年我局设立了公共卫生专项“民族医药文献整理及适宜技术筛选推广”项目。通过中央补助专项资金,开展了蒙医药文献整理、适宜技术筛选推广、蒙医药古籍文献基础数据库建设与《医药古籍文献总目》编纂,旨在加强蒙医药文献的保护和利用,大力推广民族医药适宜技术,保持和发挥蒙医药的特色优势,促进蒙医药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我局始终坚持遵循蒙医药自身发展规律,整合资源,挖掘蒙医药文化内涵和核心价值,大力支持提高蒙医科技创新能力,促使蒙医融入大科技,提升蒙医药防病治病水平,维护内蒙古各族群众生命健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7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