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我局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知识进校园工作。《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提出“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养生保健机构走进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乡村和家庭,推广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易于掌握的理疗、推拿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与方法”“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等。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加强包括中医药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做好中医药等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近年来,在推进中医药文化知识进校园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鼓励各地探索,开展相关活动。北京市东城区开展了一系列的中医药文化教育进校园工程,浙江出台《中医药与健康》小学教材,已经将中医药教材纳入中小学地方课程。2014年复旦大学出版社会同上海中医药大学组织专家编写的《中小学生中医药科普读物》系列读本,将中医药知识的普及与基础教育拓展性课程有机衔接等。这些探索做法,为学校中医健康教育提供了有益探索,也为中医药文化知识传承传播提供了有效方式。
二是强化学校主体,拓展教育途径。近年来,积极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和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推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以中医穴位按摩为主的眼保健操,积极开展包括中医药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知识大赛,推动各地各校拓展教育空间,通过班队会、文艺演出、校园广播、班团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调动和激发广大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注重多方协同,凝聚推动合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教育、财政等部门,积极协调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同时,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和《中医药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提供政策和人才保障。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法》等要求,积极与教育等部门沟通协调,探索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路径、内容及活动模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同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鼓励和支持各地编写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中医药读本,适时推出一批适合中小学生的示范性中医药读本。二是支持和鼓励各地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试点,确定部分试点学校,开展相关试点工作。三是支持各地开展学校中医药师资培训,充分发挥各地中医药院校、医院作用,鼓励中医药专家参与、指导中小学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进校园活动,培养培训一批中小学本部的师资队伍。四是鼓励和支持各地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进校园相关活动,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体现区域文化特色,突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7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