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工作动态  
邮箱 微信
 
 
  (工作动态)  
首页   政策文件工作动态关于我们
 
 
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司 > 工作动态
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1055号(医疗体育类122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17-11-10 00:00:00

您提出的关于发挥藏医药产业优势、助推健康中国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和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对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包括藏医药在内的民族医药发展,先后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予以保障支持。我局与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委先后开展系列相关,推动藏医药发展。

一、  提供有力政策保障

今年71日施行的《中医药法》,第五十二条中明确提出“国家采取措施,加大对少数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应用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加强少数民族医疗机构和医师队伍建设,促进和规范少数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与此同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提出“促进民族医药发展。将民族医药发展纳入民族地区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民族医药传承保护、理论研究和文献的抢救与整理。推进民族药标准建设,提高民族药质量,加大开发推广力度,促进民族药产业发展”。我局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发布的《民族医药“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了促进包含藏族医药在内的民族医药传承保护与理论研究的传承创新,提升民族医药科技对医疗保健、产业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服务能力。以上法规文件为加快推进民族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加大藏药品种保护利用

1993年实施《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以来,共有25个藏药品种获得保护,目前仍有4个品种在保护期内。中药品种保护制度的实施,保护了藏药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了藏药的传承与创新,助推了藏医药的快速发展。同时,2000年第一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单列了民族药目录。《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纳入了消痛贴膏、诺迪康胶囊等藏药品种。《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卫药政发〔200978号)明确“民族自治区内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以外的民族药,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相应管理办法”。2017年新发布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大幅增加了民族药数量,从45个增加到88个,增幅达95%,远远超过整体目录15.4%的增幅。

三、加强藏医药人才培养

我局历来高度重视和支持民族医药人才教育培养工作。近年来,先后支持藏区建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藏医药重点学科17个,确定西藏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个,下达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藏医)招生计划290人。同时,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共建西藏藏医学院协议,着力推动西藏藏医学院发展和藏医药人才培养。注重加强藏医药师承教育,为17名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藏医药指导老师选配了34名继承人;遴选了2名藏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培养了1名藏医药传承博士后;建设了2个藏医药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和27个全国名老藏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整理、继承、推广名老藏医药专家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培养一批高层次藏医药人才;遴选15名基层藏医药专家,整理、传承基层专家学术经验,培养基层藏医药人才,提升基层藏医药服务能力;建设1个国家中医药优势特色教育培训基地(藏药),整理、继承藏药优势特色技术,培养一批藏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

四、注重藏医药资源保护

我局在组织实施的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中,在藏区开展中(藏)药资源普查相关工作:一是在西藏、青海、四川等省市藏区开展中(藏)药资源调查,全面掌握各地区中药民族药资源现状;二是开展药用植物重点物种保存圃建设,加强对珍稀、濒危、道地药材、民族药的繁育和种质资源的保护,从源头上稳定中药民族药的质量,保存好国家战略资源;三是开展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拉萨1个省级中心,拉萨和林芝建设2个动态监测站),提升中药民族药产业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能力。与此同时,为加强对中药民族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中药新药研发中,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提出了注册申请应当明确处方药材的基原、产地和资源状况。

下一步,我局将与有关部委协调沟通,继续支持藏医药的人才教育培养工作,充分发挥藏医药的特色优势,更好推进藏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7919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